做IT這個行業的有很多的團隊都是做無線WiFi覆蓋項目的創業的,可是后來就不做作了,在探尋他們這樣選擇的原因是:如果做WiFi這件事,特別是面向商業用戶,帶寬資源是個大問題,很多商家自己只有2M帶寬,想要給顧客提供好的上網體驗也不可能,而如果擴充帶寬,商業帶寬成本又太高了,這直接影響到我們的市場推廣,而且我們也不想搞成免費送的模式—看上去量大,其實拆機率更高,完全是浪費。
他的回答里提到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:WiFi的主要問題還是帶寬,國內因為某些原因,商用寬帶價格一直特別貴,電信就是這么定價的,愛用不用。而商家對帶寬要求其實又比民用的高不少,這就是個巨大的矛盾,這個解決不掉,用戶體驗好不到哪里去。給用戶提供免費WiFi的想法是好的,但不考慮到具體的實際問題,就是紙上談兵。
無線WiFi覆蓋沒有大帶寬的痛點
一、用戶:體驗差
無線網絡的目的是讓用戶終端隨時隨地上網,故而網絡性能好,是保證良好用戶體驗的基礎。在筆者看來,網絡性能差的原因主要有三點:
1、設備帶機量小,支持終端數量太少,連接受限制。
2、受電信運營商基礎帶寬限制,帶寬低,穩定性差,流量分配不均等會造成部分用戶無法連接或網速太慢的情況。
3、信號穿墻能力弱,覆蓋范圍小。無論是在家中還是在公共場所,無線網絡都存在大面積死角,在移動過程中,網絡信號減弱直至中斷是普遍現象。
如此種種,都會影響用戶體驗;尤其是對于商業WiFi來說,最終可能會導致用戶粘度低,消費轉化率差等問題,所以網絡性能是商業WiFi面臨的基礎痛點。筆者瀏覽了上述4款產品的官網,發現只有潮WiFi、愛粉盒有明確注明帶機量,其中潮WiFi是30-50,愛粉盒為20-80。不一樣的機型決定了不一樣的帶機量。
針對網速及網絡穩定性,大多被認為是受運營商帶寬影響。但這只是原因之一,有時帶寬充足,卻仍然會有網速慢、上不了網的情況發生。針對這種情況,很多廠商在設備上添加了流量優化、帶寬智能分配等功能,針對使用人群及應用,可對網絡進行優化分配,避免了部分終端占用帶寬過大造成的流量浪費及網絡不穩定等問題。
二、商家:認知差,WIFI營銷收效差,轉化率低
顧名目前,WiFi產品挖掘的第一大商用價值即廣告營銷。Portal頁的產品展示及優惠信息發布是最廣泛的WiFi營銷方式,具有一定的轉化率。但營銷模式單一,創新性不強,最容易被模仿,缺乏可持續盈利的能力。如何保證商戶長久收益?擴大營銷范圍、增強用戶粘性都是解決問題的關鍵。
三、創業公司找不到靠譜的盈利模式
WIFI行業盈利模式無非三種:一是對硬件廠商的收費,比如在手機中內置一個WIFI應用;二是針對餐飲、咖啡館、百貨店等商用WIFI應用的收費;三是基于海量用戶行為的大數據分析,進而挖掘商業價值,做O2O應用場景的落地。
在WIFI上做一些廣告營銷和彈出,確實能有一些收益,但對于用戶體驗是個極大的傷害,目前唯有將WIFI客戶端的用戶基數持續做大,讓用戶不花一分錢就能通暢上網,商業化的事情還要往后靠。
無線WIFI覆蓋還處于早期市場,面對用戶、商家、創業公司自身的種種難題,或許還需要更大力量的介入,推動整個產業的快速,健康的發展。